在其他动态语言的框架里面,如果要实现控制器运行,需要在入口文件里面整一个注册的动作
    但是在spring里面,我们并不需要注册这个动作

    未来我们写很多代码,我们书写的很多类,并没有与spring有交集,都不需要注册,这个原理是什么?
    这个原理就是注解的作用,spring是可以扫描这些注解,它扫描到注解,就知道你这个类是干什么的。

    以前是主动注册,让框架知道这些类干什么的,框架遇到相应的问题会主要去寻找这些被注册的类,去执行。
    这个是主动注册的过程

    spring并不是主动去注册,而是通过扫描注解去发现,注册过程存在,但是方向是颠倒的。
    这有什么一个好处?避免你手动写注册的代码!

    缺点:看代码不方便
    其他框架从顶级的文件往下看会比较方便,但是在spring中就没办法做到这一点

    这些比较好的思想都要去掌握,掌握并运用,比如koa,我们就可以书写这么发行的一个机制,避免主动注册这个机制。
    有这个机制,我们开发者就可以只关注业务功能,这就是一个好框架要实现的目的
    好框架的目的只关注你的业务,非业务的问题,框架帮你解决!但是框架并不是尽善静美的,所以我们都要对基础框架做增强处理